受客戶委托,西安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對洛比鐵礦礦區開展1:2000比例尺地形測繪,獲取的地形數據用于洛比鐵礦項目工程設計和施工參考。本次測區范圍以礦區界線為準,測繪礦區界線以內場地地形,面積約138km2。
植被茂密
測區內場地西側鄰接大西洋,東側為農田,中部為礦區部分。整個測區多為丘陵地形,以原始森林為主,植被遮擋嚴重,通視條件極差,使得測量難度大。
▲測區原始森林
交通不便
測區道路以沙土路為主,寬窄不一、坑洼不平,車輛通行困難,這給測量工作帶來了不便。
本次項目采用L120多旋翼無人機搭載中海達PM-1500機載激光測量系統進行1:2000比例尺地形測繪。PM-1500機載激光測量系統是一款高性能的地形測繪設備,擁有1650米的超遠測距能力,可以無懼測區復雜地形,快速實現大面積作業;具備7次多回波,可以穿透密林植被獲取真實的地表信息;精度優于5cm,可以為項目提供高精度的地形測繪數據。
▲L120多旋翼無人機搭載PM-1500機載激光測量系統
航線規劃
根據點云密度要求依次設置航高、采樣頻率、航速、轉彎半徑和模式等參數。同時為保證航線最優原則,基于航測參數計算得知,礦區航線間距統一設置為200m帶寬。
▲航線規劃
飛行作業
PM-1500機載激光測量系統由多個傳感器集合而成,飛行作業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步驟:
設備安裝
作業人員將PM-1500機載激光測量系統安裝到L120多旋翼無人機平臺上,確認各項檢查無誤后,激光雷達開始進行靜態對齊。
基站架設
作業人員將中海達iRTK5型GNSS接收機調至靜態數據采集模式,并將基站架設在視野開闊的控制點上。準確量取天線高和檢查設備內存后,開始靜態數據采集工作,采樣間距設置為1s。
飛前檢查
飛行前做好目標區域飛行可行性分析、地面基站準備、飛行航線上傳、無人機通電等一系列準備工作。
數據采集
PM-1500機載激光測量系統靜態對齊完畢后,作業人員遙控L120多旋翼無人機起飛。在L120多旋翼無人機的飛行高度超過30m后,PM-1500機載激光測量系統開始采集數據。
▲軌跡解算成果示意圖
點云數據融合
軌跡解算完畢后,作業人員采用中海達HD Data Combine點云融合軟件進行點云融合,生成點云數據(***.las)。
▲點云數據融合成果示意圖
點云分類
在Terra solid軟件中將工程點云進行點云自動分類,保證地面點密度滿足規范要求,然后導出數字高程模型(DEM)。
▲分類后的地面點云(可轉換為DEM)
地形圖繪制
將分類后的點云文件導入Cass10.0,繪制房屋、道路、河流岸線等地物要素,再根據Terra solid軟件生產的DEM模型,自動生成測區等高線圖。最后將等高線圖和地物要素結合在一起,在Cass10.0版本軟件下進行編輯,輸出dwg格式的DLG數字線劃圖。
▲DLG數字線劃圖
▲DEM成果展示
通過L120多旋翼無人機搭載中海達PM-1500機載激光測量系統聯合作業,成功克服了測區地形復雜多變、植被茂密、交通不變等困難,采集的地形數據平面和高程精度優于5cm,成果優于1:2000地形圖測量要求,可以作為洛比鐵礦項目設計及施工的基礎資料,為項目實施提供有力的支持。
▲項目作業人員與PM-1500機載激光測量系統合影
中海達機載激光雷達測量系統_中海達無人機地形測量_中海達地形測量案例 轉載備注出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