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州新光快線大橋監測項目
項目背景
新光大橋位于廣州新中軸線并橫跨珠江,是廣州市南北交通大動脈新光快速路的咽喉,每日車流量接近10萬輛之巨。該橋全長1083米,是世界上第一座由鋼桁拱與V型鋼結構組合而成的鋼桁特大型拱橋。其主橋長782米,采用的是獨特的飛雁式三跨(177米邊拱+428米主拱+177米邊拱)連續中承式鋼箱桁拱結構.大橋寬37.62米,雙向六車道,通航凈高為34米。
監測需求
鑒于此橋的重要性和獨特性,廣州新光大橋健康監測系統對大橋上部結構變形、橋面標高及線形變化進行精密監測,從而為大橋相關構件的健康評價提供重要依據。
實施方案
新光快線大橋北斗/GPS監測子系統包含2個基準站、16個監測站、1套中海達ZMonitor變形監測預警系統軟件。此系統技術成熟、定位精確、功能強大、性能穩定,為新光大橋結構健康監測發揮了重要作用,獲得了項目技術專家的一致稱贊并引起業界廣泛關注。
本次監測站的選點選在整座橋上,在橋一面分別是橋面,邊拱和主拱,與橋另一面布設的情況是對稱一致的,總共16個監測點。
項目總結
采用北斗/GPS技術,對橋梁進行連續觀測。Vnet接收機接收數據后,采用光纖或者GPRS手機卡進行數字化傳輸數據,解決現場采集數據的長距離高速不間斷傳輸難題。
在監控中心接收各監測點的數據后,利用GNSSMonitor軟件解算后存入數據庫,ZHDSG軟件從數據庫讀取數據后顯示到HTSG BService Website發布網站,從而可以實時觀測橋梁的位移、變化趨勢和加速度等狀況。
案例推薦閱讀